易游yy米乐m6:
作为快消行业龙头的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师傅”),2025年深陷多重危机漩涡。
一边康师傅虽然利润增长,但却面临着业绩承压,方便面、饮品两大核心业务同步萎缩的挑战;而另一边其还深陷食品安全与生产安全警报频发的漩涡。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只有收入止跌、事故归零,康师傅才能把‘一次性利润弹性’转化为‘可持续股东回报’,否则当前的净利高增更多只是‘财务镜像’,随时可能被下一次安全或食安事件打碎。”
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则表示,作为龙头企业的康师傅,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可见其对品质管控能力有待提高,生产安全警报则提示管理层,缺乏起码的人性关怀,注定无法走远走稳。
2025年8月,康师傅控股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用一组矛盾的数据揭开了快消巨头的困局。
营收同比大致下滑2.7%至400.92亿元左右,半年少卖11.09亿元,而净利润却逆势增长20.5%至22.71亿元左右。
其中,作为康师傅营收支柱的方便面与饮品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同步陷入了下滑泥潭。
方便面业务收入在134.65亿元左右,同比大致下滑2.5%,较去年同期少卖接近3.5亿元,其中高价袋面跌幅最为惨烈,销售额同比大致下降7.2%,蒸发3.9亿元左右。
财报将此归咎于“市场承压与产品结构调整”,但无法回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2024年7月康师傅对高价袋面的涨价潮,劝退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据华声在线月初,康师傅电商旗舰店客服证实,康师傅经典系列方便面已全国统一调价。其中,包括经典系列桶装方便面的零售价大多由4.5元调整至5元,上调约11%;袋装面大多由2.8元调整至3元,上调约7%。
而饮品业务的收入也并不如意,时隔5年再度录得负增长,收入在263.59亿元左右,同比大致下滑2.6%,少卖7.06亿元,茶、水、果汁三大品类全线%,仅碳酸及其他同比大致增长6.3%。
而饮品收入的负增长或许也与2024年启动的饮品涨价有所关联——2024年一季度,康师傅对旗下1L装冰红茶、绿茶、茉莉蜜茶等饮料进行提价,零售价由4元涨至5元,终端进货价从约3元涨至3.3元以上。
涨价虽短期推高了毛利率,康师傅2024年财报提到,由于售价有利,饮品毛利率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至35.3%。
但涨价行为却让性价比优势彻底丧失,在此情形下,统一、达利园等同行则纷纷挤入性价比赛道。
据了解,达利园饮料1L装仍旧仅需4元,而统一优惠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一度推出零售价4元但容量却高达1.25L的冰红茶。
有超市老板直言:“统一4元的1.25L装冰红茶甚至一度供不应求,不少顾客进来就问有没有统一的1.25L冰红茶,听到售罄后转而寻求达利园,最终才会把目光放在康师傅品牌身上;而康师傅品牌主要胜在老牌的口碑,毕竟有些顾客不在意差价。”
在业内人士看来:“康师傅控股2025年上半年呈现‘收入降、利润增’的背离,核心原因是公司把重心从‘卖更多’转向‘赚更稳’,通过提价、缩费用、减促销来保利润,而非靠销量驱动。”
正如柏文喜所言:“但这一套在需求疲软、竞品环伺的当下已显吃力,叠加安全与食安事件频发,品牌信任度被持续消耗,后续若不能同步解决‘增长’与‘信任’两大短板,利润高增恐怕也难以持续。”
康定平则坦言,面对错综复杂的大环境,如今的消费已经趋于理性,而康师傅却“开起了倒车”,试图通过提价来保证收入,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康师傅的确深陷食安危机的旋涡,除此之外,其还曾陷入安全生产防线年年初,康师傅新增了一条行政处罚。据杭州日报等媒体报道显示,2025年3月29日,位于康美街道的康师傅重庆公司一工人在立体库作业期间发生高处坠落,造成1人死亡。
据处罚信息显示,该公司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有效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导致事故发生。
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重庆两江新区应急管理局对康师傅重庆公司作出罚款52.5万元的行政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康师傅并不是第一次陷入安全防线失守风波。企查查显示,2022年9月1日,四平市应急管理局与靖宇县应急管理局对康师傅(吉林)长白山有限公司开展联合交叉互检执法检查。
经检查发现该单位孙勇、陶振东登高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且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最终被靖宇县应急管理局(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罚款2.5万元。
安全生产是企业不可触碰的底线,而康师傅在重庆工厂的管理缺位,暴露了其内部安全体系的漏洞。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遇难工人站在立体库3楼预留平台查看设备异常时,未佩戴安全带,最终失稳坠落至一楼提升机货箱。
这种基础防护措施的缺失,直指企业安全管理的漏洞——例如,未在作业现场落实必要的监督措施。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事故发生前两个月,康师傅官网刚发布《安全生产强化年行动》公告,宣称将全面强化安全管理体系。这种“纸面安全”与现实事故形成强烈反差。
在安全生产防线失守的同时,康师傅引以为傲的食品安全防线也在频繁的投诉中陷入几近崩塌的境地。
2025年9月,杭州消费者在保质期内的康师傅冰红茶中发现5-6厘米褐色异状物,联系厂家后未获满意答复,直至浙江电视台曝光才引发关注。
此外,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日,康师傅旗下投诉接近2500条,投诉内容涵盖“饮料中发现虫子”“方便面调料包有杂质”“瓶装水内漂浮絮状物”等多种情形。
这与康师傅官方宣称的“三道防线”食安体系形成鲜明反差——其自称构建了食安研管中心-事业品保-工厂端的全链条管控,配备近2000人的专业团队,年检测量超350万次。
对此,柏文喜表示:“媒体报道的异物事件、黑猫平台数千条异物/变质投诉,不断放大消费者疑虑;在短视频时代,一次负面视频就可能冲掉千万级营销费;若后续再出事故,不仅面临更高额罚款,还可能触发渠道退货、终端下架,直接抵消财务上的‘节流’成果。”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一个强大的企业必定以品质作为准绳。”康定平认为,康师傅必须在品质管控上“下功夫”,随着个性化、智能化、高颜值等消费趋势盛行,康师傅若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保证产品高品质,收入可能还会继续下滑。